上次講解了美洲地區美國的禮俗,這次讓汕頭活動策劃廣東禮典傳媒帶領您繼續了解美洲其他地區禮俗:
【阿根廷(Republic of Argentina)禮俗】
1.社交禮儀
阿根廷人在正式社交場合多行握手禮。當親朋好友相見時,男子之間行擁抱禮,女士之間用雙手握手并相互親吻臉。另外,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友好和親熱,他們常會不斷地和客人握手,這有助于加深相互的友誼。
告別之際,阿根廷人慣于與交往對象互致祝福,他們最常用的祝福語有“祝您走運!”和“祝您幸福!”
在交際場合,對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相稱。對未婚的阿根廷青年男子,亦可稱之為“少爺”。在許多場合,將上述尊稱與交往對象的學銜、職銜連在一起使用,例如,稱之為“校長先生”、“工程師小姐”、“博士先生”等等,往往更受對方歡迎。
阿根廷土著居民普遍習慣于“隱姓理名”。因此,阿根廷土著居民向初次交往者進行自我介紹時,幾乎總是會以別人的姓名代替自己的姓名或臨時為自己起上一個新的名字。
阿根廷人交談時,彼此間的距離通常很近,他們認為雙方靠近一些,可表示親近之意。在阿根廷,人們用手指輕輕敲腦袋,表示“我在動腦子”。而吻自己的指尖,剛表示“哇,好漂亮啊”,其所指可以是一位婦女、一朵鮮花或是一輛高級轎車。
2.服飾禮儀
在穿著打扮方面,阿根廷人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喜歡以“衣帽取”。換言之,著裝是阿根廷人據以對他人進行“人物評價”的主要標尺。
阿根廷人在社交場合通常是穿西式服裝,男子穿西裝打領帶還要配上背心,女士則穿著各式西式裙服。
阿根廷人十分講究在公共場合一定要保持體面。不論是乘車還是娛樂,衣冠不整者會令他人嗤之以鼻。
在阿根廷鄉間,人們往往著裝相對自由一些。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主要穿襯衫、長褲。氣溫低的時候,通常穿一些自織的羊毛上裝,這種上裝無領無袖,印有彩色條紋,釘有紐扣,四周裝著穗子,稱為“穗飾披巾”。牧民穿這種服裝在野外放牧,活動自如。
3.餐飲禮儀
阿根廷人普遍喜歡吃歐式西餐,并以牛肉、羊肉、豬肉為喜食之物,尤其是牛肉。魚蝦也受阿根廷人歡迎,但是,他們通常不吃海參與鱔魚。在所有的牛肉菜肴之中,人們最喜愛吃的是烤牛肉,當地人稱烤牛肉為“阿薩多”,可以說這阿根廷的“國菜”。除此之外,他們也喜歡其他品種的燒菜。近些年,阿根廷為了增加出口,多賺外匯,政府規定每星期五為“禁肉日”,這一天市場不出售牛肉,飯館也不供應牛肉。
阿根廷移民中有一半是意大利人,因而也保持了意大利人愛吃面食的習慣,比薩餅、通心粉及各種面條在超市、餐館中都很普遍。在阿根廷,人們喜歡的飲料有紅茶、咖啡與葡萄酒,卻很少喝啤酒。烈性酒如白蘭地、威士忌一般在較正式的場合才飲用。
【巴西(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禮俗】
1.社交禮儀
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喜歡直來直去,表里如一。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有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是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只有在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在巴西民間還流行著一些較為獨特的見面禮節。其一是握拳禮,主要用于問安和致敬;其二是貼畫禮,它是巴西婦女之間采用的見面禮節;其三,是沐浴禮,它是巴西土著居民迎賓的禮節。
巴西人的姓名通常由三個部分所構成。前面是本人的名字,接下來為母親的姓氏,最后則是父親的姓氏。在一般情況下,巴西人喜歡彼此直呼其名。有些則會采用以本名加父姓組合而成的簡稱,只有在極為正式的場合,才能使用姓名全稱。而有許多巴西的土著居民,不習慣讓外人稱呼自己的姓名。
在人際交往中,巴西人極為重視親筆簽名。不論是寫便條、發傳真,還是送禮物,他們都會簽下自己的姓名。否則就是不注重交往對象。對使用圖章落款的做法,巴西人是不習慣的。
巴西人沒有"私人空間"的感覺,他們彼此喜歡在非常近的距離下進行交談。巴西人的手語非常豐富而復雜?梢哉f,巴西人的個人交流主要是通過手勢來完成的。
2.服飾禮儀
在正式一些場合里,巴西人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而在一般的公共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婦女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長裙。
巴西婦女的著裝較為時髦。她們愛戴首飾,愛穿花衣裳,并且喜歡色彩鮮艷的時裝。黑人婦女的著裝很獨特,她們一般愛穿短小緊身的上衣,寬松肥大的花裙,并且經常身披一塊又寬又長的披肩。
3.餐飲禮儀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食物中肉類所占的比重較大,其中最愛吃的是牛肉,尤其是烤牛肉?九H馐前臀鞯闹L味菜肴,每逢家宴,外出野餐,都少不了烤牛肉。
在巴西人的主食之中,巴西物產的黑豆占有一席之地。巴西人最愛吃的菜肴名為“燴費讓”,被稱為國菜,是宴請時不可缺少的主角!百M讓”,意即雜豆,它是用黑豆,紅豆等雜豆,加上豬肉香腸、煙熏肉、甘藍菜、橘子片,用砂鍋烹煮而成。
巴西人喜飲咖啡、紅茶和葡萄酒。巴西人與咖啡有著不解之緣,他們不僅自己天天離不開咖啡,而且還以之待客,在巴西,人們飲酒時提倡飲而不醉,喝醉酒被巴西人視為粗俗至極。
【加拿大(Canada)禮俗】
1.社交禮儀
一般而言,在交際應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點是既講究禮貌,又 無拘無束。他們性格開朗熱情,對人樸實而友好,十分容易接近,相片起來不存在任何麻煩。在加拿大,人們見面都會主動向對方打招呼問好。一般以握手為禮,熟人之間用擁抱禮節,分手時也行握手禮。介紹禮節,是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將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將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握手時,女士、年長者、職位高者先伸出手。
許多加拿大人喜歡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友善和親近。只有在非常正式的情況之下,才會對對方連姓帶名一同加以稱呼,并且彬彬有禮地冠以“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尊稱。對于交往對象的頭銜、學位、職務,加拿大人只有在官方活動中才會使用。
加拿大人時間觀念強,約會要事先約定,準時赴約。如果你不得已而遲到。最好先打電話通知對方,并告訴你將會到達的時間,對方會欣賞你的做法。
加拿大在社交場合一般姿態比較莊重,舉止優雅,在交談時,他們會和顏悅色地看著對方。在需要指示方向或介紹朋友時,他們忌諱用手指來指點,而是代之以五指并攏、掌心向上的手勢。在公共場合,他們厭惡那種搶著插嘴、在他人面前摳頭發、清理手指甲縫里的污垢等行為,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加拿大人常用聳肩、兩手手指交叉置于桌上等姿態來緩和緊張氣氛或對他人的不幸處境表現理解和同情,有時,也表示無可奈何、無能為力或者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態。
2.服飾禮儀
在日常生活里,加拿大人的著裝以歐式為主。上班的時間,他們一般要穿西服、套裙。參加社交活動時,她們往往要穿禮服或時裝。在休閑場合里,他們則講究自由穿著,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即可。
每逢節假日,尤其是在歡慶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加拿大的各民族人民大都有穿著自己的傳統民族服裝的習慣。
居住在臨近北極的紐特人,服裝多以麋鹿的毛皮縫制而成。為抵御嚴寒,常常是上衣、褲子和帽子連為一體。
在加拿大,參加社交活動時,男子必須提前理發、修面,婦女們則無一例外地要進行適當的化妝,并佩戴一些首飾。
加拿大青年人喜愛那種體現現代生活的節奏感,使著裝者顯得瀟灑、干練的服裝,如牛仔系列服裝很受青睞。
3.餐飲禮儀
加拿大人的飲食習慣,與英、法、美三國較為接近。在一般情況下,他們對法式菜肴較為偏愛,花前月下以面包、奶酪、黃油,牛肉、雞肉、雞蛋、土豆、西紅柿等物為日常之食。在口味方面比較清淡,他們愛吃酸、甜之物。
加拿大人在飲食上的一大獨特之處,是他們特別愛吃烤制的食品?九E、烤雞、烤土豆,都是他們所喜歡吃的,加拿大人忌食肥肉、動物內臟、腐乳、蝦醬、魚露,以及其他一切事有腥味、怪味的食物。他們也不大喜歡吃動物的腳爪和偏辣的菜肴。
在用餐之后,加拿大人愛吃上一些水果,如檸檬、荔枝、番石榴、香蕉、蘋果等。在飲品方面,他們愛喝咖啡、紅茶、牛奶、果汁、礦泉水等。此外,他們還愛喝清湯和麥片粥。
加拿大人用餐時一般使用刀叉。在餐桌上吸煙、吐痰、剔牙是非常不受歡迎的。
加拿大人重視晚餐。他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到自己家中共進晚餐的習慣。
(事事因我而精彩,禮典創造經典!——廣東禮典傳媒)
|